三伤颂(其三)

伤嗟造蜜蜂,忙忙采花蕊。

接翼入芳丛,分头傍烟水。

抱蕊唼香滋,寻花恋春饵。

驱驰如有萦,盘旋若遭魅。

蹭蹬遇丝罗,飘零喂蝼蚁。

才能翅翼成,方始窠巢备。

恶人把火烧,哀鸣树中死。

蜜是他人将,美是他人美。

虚忙百草头,于身有何利。

世有少智人,与此恰相似。

只缘贪爱牵,几度虚沈坠。

百岁处浮生,十年作童稚。

一半悲与愁,一半病与悴。

除折算将来,能得几多子。

更将有漏身,自翳无生理。

永不见如来,都缘开眼睡。

蜜蜂蜜蜂休役役,空哉终是他人吃。

世人世人不要贪,留富他人有何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三伤颂》(其三)由唐代诗人伏牛上人所作,以蜜蜂忙碌采花之行为喻,深刻揭示了世间诸多事物的无奈与悲哀。

首先,诗中的蜜蜂形象生动,忙碌地穿梭在花丛之中,展现了它们勤劳的生活状态。“伤嗟造蜜蜂,忙忙采花蕊。”诗人对蜜蜂的辛勤劳动表示同情和感叹,蜜蜂虽忙于采集花蕊,却最终无法独享成果,这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时往往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和幸福。

接着,“接翼入芳丛,分头傍烟水。”描绘了蜜蜂在花丛间飞舞的情景,它们似乎在享受着自然的美好,但这种美好却是短暂而脆弱的。“抱蕊唼香滋,寻花恋春饵。”蜜蜂对花朵的热爱和依赖,也暗示了人类对物质的贪婪和依赖。

然而,好景不长,“驱驰如有萦,盘旋若遭魅。”蜜蜂在忙碌中遭遇了各种困难和危险,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束缚。“蹭蹬遇丝罗,飘零喂蝼蚁。”最终,它们成为了他人的猎物,生命在不经意间消逝。

“才能翅翼成,方始窠巢备。”蜜蜂的成长和准备,象征着人类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恶人把火烧,哀鸣树中死。”这里暗指人类社会中的不公和残酷,即使蜜蜂努力生存,也无法逃脱被毁灭的命运。

“蜜是他人将,美是他人美。”蜜蜂采集的蜜,最终成为他人的享受,而它们的美丽和价值却被忽视。“虚忙百草头,于身有何利。”蜜蜂忙碌于花草之间,却并未从中获得真正的利益,这反映了人类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最后,“世有少智人,与此恰相似。”诗人指出,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与蜜蜂相似的“少智人”,他们因贪欲而迷失自我,最终陷入困境。“只缘贪爱牵,几度虚沈坠。”贪欲是导致人们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百岁处浮生,十年作童稚。”人生短暂,多数时间都在无知和幼稚中度过。“一半悲与愁,一半病与悴。”生活充满了痛苦和疾病。“除折算将来,能得几多子。”未来充满未知,人们难以预测自己的命运。“更将有漏身,自翳无生理。”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欲望,最终只能徒增烦恼。“永不见如来,都缘开眼睡。”人们因贪欲而迷失,无法见到真理,如同沉睡。

整首诗通过蜜蜂的形象,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贪婪、不公、短视和迷失等。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应让贪婪和短视蒙蔽了双眼,而应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收录诗词(3)

伏牛上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砵歌

阿剌剌,闹聒聒,总是悠悠造末挞。

如饥吃盐加得渴,枉却一生头戛戛。

究竟不能知本末,抛却死尸何处脱。

閒事到头须结撮,火落身上当头拨。

莫待临时叫菩萨,大丈夫儿须豁豁。

莫学痴人受摩捋,也系裹,也摆拨,也学柔和也粗粝,亦解剃头亦披褐,也学凡夫作生活。

直言向君君未达,更作长歌歌一砵。

多中少,少中多,莫笑野人一砵歌,缘持此砵度婆娑。

青天寥寥月初上,此时境空含万象。

几处浮生自是非,一源清洁无来往。

莫谩将心学水泡,百毛流火无事交。

不如静坐真如地,头上从他鹊作巢。

万代金轮圣王子,只这真如灵觉是。

菩提树下度众生,度尽众生不生死。

真丈夫,无形无相大毗卢。

尘劳灭尽真如在,一颗圆明无价珠。

眼不见,耳不闻,无见无闻无不闻。

从来一砵无言说,今日千言强为分。

强为分,须谛听,人人总有真如性。

恰似黄金在矿中,炼去金砂金体净。

真是妄,妄是真,为求真妄更无人。

将心不用生烦恼,衣食随时养色身。

好也著,恶也著,一切不贪无染著。

亦无恶,亦无好,一际坦然平等道。

粗亦餐,细亦餐,莫学凡夫相上看。

亦无粗,亦无细,上方香积无根蒂。

坐亦行,行亦坐,坐死树是菩提果。

亦无生,亦无死,三世如来总如此。

离即著,著即离,实相门中无实义。

不可离,不可著,何处更求治病药。

语时默,默时语,语默寻踪无定所。

亦无语,亦无默,莫唤东西作南北。

嗔时喜,喜时嗔,我自降魔转法轮。

亦无嗔,亦无喜,水不离波波是水。

悭时舍,舍时悭,不离内外与中间。

亦无悭,亦无舍,寂寂寥寥无可把。

苦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

亦无苦,亦无乐,本来自性无缠缚。

垢即净,净即垢,两边恶境无前后。

亦无垢,亦无净,大千同一真如性。

药是病,病是药,到头两事浑捻却。

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

魔是佛,佛是魔,如影随形水上波。

亦无魔,亦无佛,三界比来无一物。

凡即圣,圣即凡,色里胶清水里咸。

亦无凡,亦无圣,万行扫除无一行。

真中假,假中真,自是凡夫起恶尘。

亦无真,亦无假,若不呼时谁应者。

本无姓,本无名,只么腾腾信脚行。

有时市廛并屠肆,一叶莲花火上生。

也曾策杖游京洛,身似浮云无住著。

究竟从来是寄居,他方处处无缠缚。

若觅戒,三毒药病何时瘥;

若觅禅,我自纵横大可怜。

不是狂,不是颠,在世间中出世间。

时人不会此中意,打著南边与北边。

若觅法,鸡足山头问迦叶。

见说传衣在彼中,无心不用求某甲。

若觅修,八万浮图何处求。

只知黄叶上啼哭,不觉黑云遮日头。

莫怪狂言无次第,筛罗渐入粗中细。

只这粗中细也无,即是圆明真实谛。

亦无真,但有名闻即是尘。

若向尘中解真实,便是当来出世人。

无造作,独行独坐空索索。

无涅盘,本来生死不相干。

直须省,莫谩将身入空井。

无去也无来,明镜挂高台。

侬家见解只如此,不用将心算劫灰。

形式: 古风

灵岩洞

一湾溪水出岩泉,前洞沉沉后洞连。

可惜秦人不曾到,空留名迹在桃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瀑布泉

时出西郊霁色开,寻真欲去重徘徊。

风泉净洗高人耳,松柏化为君子材。

翠巘绝高尖插汉,碧潭无底搅轰雷。

上盘下际非凡境,个里何曾俗客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虎丘西寺

吴王冠剑作尘埃,葬地翻为七宝台。

石砌百□光似镜,井轮千转响成雷。

昔年棣萼联枝发,今日莲宫并蒂开。

更有女郎坟在此,时时云雨试僧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