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傍县人来涕泗翻,蝗灾暴虎不堪言。
天心似为衰翁地,饱食安眠独北村。
这首诗描绘了百姓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蝗灾时的困境和诗人自己的感慨。"傍县人来涕泗翻",通过描绘邻县灾民泪流满面的画面,展现出灾情的严重和人们内心的悲痛。"蝗灾暴虎不堪言"进一步强调灾害的残酷,如同猛虎肆虐,让人无法用言语形容其惨状。
然而,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苦难联系起来,感叹"天心似为衰翁地",暗示上天似乎对这位老翁(可能指诗人自己)格外照顾,在这灾难之地,唯有他所在的北村还能勉强吃饱饭,安然入睡。这种对比揭示出生活的不公和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灾民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自省,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秋云易簇日常阴,西望山村每欲寻。
屏掩数峰临峭绝,蛇蟠一径入幽深。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村南村北鹁鸪鸣,小雨霏霏又作晴。
拂枕攲眠不成梦,却拖藤杖出门行。
存神止虑自长年,黄老遗书汉尚传。
妙语虽传人不省,却从丹灶觅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