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今千载短,天地一身贫。
述作须垂远,功名要及新。
无心去书癖,有酒酬花神。
自谓平生志,无惭食肉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创作与功名的深刻思考。首句“古今千载短”感叹时间的短暂,将个人生命置于历史长河中显得极其渺小。接着“天地一身贫”进一步强调个体在宇宙面前的微不足道,以及生命的孤独与贫瘠。
“述作须垂远,功名要及新”两句则转向了对创作与成就的追求。诗人认为,通过文学创作可以超越个人的生命局限,留下永恒的印记,同时也要追求当下的功名,即现实中的成就与认可。
“无心去书癖,有酒酬花神”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不为名利所累,而是以洒脱的心态享受生活,通过饮酒赏花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自谓平生志,无惭食肉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志向的自信与满足,认为自己虽为食肉之人(古代多以食肉象征世俗生活),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无愧于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艺术价值和世俗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独对一壶酒,自斟还自吟。
句从闲里得,愁到醉边寻。
拟废班超笔,犹怀季子金。
故庐湖水上,谁似暂幽沉。
日暮凉风急,萧然一旅身。
酒边歌草草,画底唤真真。
乱㝱因多想,闲愁不为贫。
苦为怀土意,此际更伤人。
送客阖闾城,初秋宿雨晴。
潮平船早发,山险马迟行。
吴越乡关近,瓯闽贡赋轻。
兹游劳抚字,听尔蔼仁声。
纳纳乾坤内,纷纷万事牵。
文星犹似漆,兵气正如烟。
转觉心忧世,其如命在天。
同君畅怀抱,一醉杏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