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畴耕道见贻

阅世纷纷共旅亭,归来眼为里人明。

老夫未叹尝三已,吾子何忧取一名。

仁义夙心成自误,文章小道得高评。

曲池远市偏宜暑,携卷同来看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世间纷扰中共享旅途的时光,归来后眼中对乡亲们更加明亮。
我这个老夫并未因多次失败而叹息,你又何必忧虑取一个好名字的问题。
我一直秉持仁义之心,却反成了自己的阻碍,写文章虽是小事,却也得到了高度评价。
远离喧嚣的曲池更适合夏日消暑,让我们一同携书卷赏月吧。

注释

阅世:经历世事。
纷纷:众多、杂乱。
共旅亭:共同旅行的场所。
归来:返回家乡。
眼为里人明:目光变得亲切明亮。
老夫:指诗人自己。
未叹:未曾叹息。
尝三已:经历过多次失败。
吾子:您,对晚辈的称呼。
何忧:何必忧虑。
仁义:仁爱与正义。
夙心:一向的心愿。
自误:反而误了自己。
文章:写作。
小道:微不足道的事。
高评:高度赞扬。
曲池:弯曲的池塘。
远市:远处的集市。
偏宜:特别适合。
暑:炎热。
携卷:携带书籍。
看月生:欣赏月亮升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袁畴耕道见贻》。诗中,诗人以旅亭为背景,感叹世间纷扰,归来后对乡人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他自我安慰,即使年事已高未曾显赫,也不必过于忧虑名声。诗人认为仁义之道有时会成为自己的负担,而文学创作虽小道,却能赢得他人高度评价。他欣赏曲池边的宁静和远处市场的热闹,邀请朋友在暑夜一同观赏月色,共享读书的乐趣。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黄奉议序致仕作

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

近臣多白发,此老独黄冠。

金少从供具,身轻莫据鞍。

劳心为功业,持与世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韩求仁南台朝请晚过南湖见寄

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

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

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

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嘉父喜雪

六出先春兆物华,故撩高韵发车斜。

散榆天上齐飞筴,布玉畦中尽吐芽。

梁苑俊游风不极,剡溪清泛月无涯。

雄豪乐事幽人咏,都属江南太守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履常见贻

人皆爱陈子,新雨尚能来。

但使门多客,何嫌室自埃。

弓旌无远野,城郭有遗才。

底日常侯舍,传声四辈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