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上人稀日出迟,弊裘风起不胜吹。
马行冰地如临镜,鸦啄霜田似阅棋。
野寺饭时钟隐隐,谁家耕处冢累累。
晨门一去无消息,伫立河梁有所思。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过石门桥铺》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乡村景象。首句“道上人稀日出迟”写出了行人稀少,天色微明的寂静,日出显得缓慢而宁静。接着,“弊裘风起不胜吹”描绘了诗人穿着破旧的皮衣,在寒风中艰难前行的情景。
“马行冰地如临镜,鸦啄霜田似阅棋”这两句运用比喻,将结冰的道路比作镜子,形象地展示出路面的光滑和寒冷,而乌鸦在霜冻的田野上觅食,如同在棋盘上移动,增添了冬日田野的冷寂与荒凉。
“野寺饭时钟隐隐,谁家耕处冢累累”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远处寺庙的钟声若隐若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继续,而近处则是农田间的坟墓,展现出农村的沧桑与生死变迁。
最后一句“晨门一去无消息,伫立河梁有所思”,诗人站在桥头,望着远方,对过客的消失和自己的孤独产生了深沉的思考,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对人生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乡村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沉思。
不详
山远沙平水似烟,篷窗赢得枕书眠。
暖风一日初黄柳,好雨连宵剩绿田。
傍岸凫鹥如送客,随家鸡犬不惊船。
相看便有江湖恋,耕凿娱亲在几年。
石桥驻马问田翁,一坞深深隔树东。
帝子阁前沙似粟,野神祠下路如弓。
疏松古涧风微动,细草阴厓雪半融。
回望红尘才数里,不知身在乱山中。
载酒朝相过,论心夜未中。
卧残禅室冷,谈彻讲堂空。
香篆销轻缕,灯花落小红。
好怀摅不尽,钟起院墙东。
楼船三月下江东,猎猎旌旗暖受风。
林壑有情归谢傅,庙堂何意起裴公。
貔貅作队迎新诏,龙虎分疆拥旧宫。
幕府勋劳应日盛,军储曾赞几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