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差曾思丁得替归诗以赠之

田家不放泪痕乾,日日深山吏打门。

忆昔宣差提调日,关征不到杏花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农夫家中泪水未干,天天深山里官差敲门催租。
回想当年官差来征收税款的日子,从未到过那杏花盛开的村庄。

注释

田家:农户。
不放:不停止。
泪痕:眼泪的痕迹。
乾:干。
日日:每天。
深山:偏远山区。
吏:官差。
打门:敲门催促。
忆昔:回忆过去。
宣差:官差派遣。
提调:管理、征收。
关征:税款征收。
不到:未到。
杏花村:以杏花闻名的村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深山中执行公务的艰辛生活,以及他对过去担任宣差时期的怀念。在第一句“田家不放泪痕乾”中,"泪痕"指的是农民因为税收问题而流下的眼泪,而"不放"则表明这些泪痕还未干涸,意味着税收的问题依然存在。第二句“日日深山吏打门”则形象地描述了官员每天都要深入山区执行任务,不得闲暇。

第三句“我昔宣差提调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担任宣差时期的怀念,那时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生活相对轻松。最后一句“关征不到杏花村”则透露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愿望,"关征"指的是官府的徭税,而"杏花村"可能是诗人理想中的一个远离尘嚣、不受徭税困扰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艰难公务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农民在徭税压力下的悲惨境遇。

收录诗词(23)

何文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石溪(其二)

庞老多年不入州,一竿危坐石溪头。

山中饱食鱼羹饭,不博人间万户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石溪(其三)

长天淡淡雁沈沈,人在桃源路更深。

一点灵犀千里月,云遮不断故人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寄石溪(其一)

锦云曾逐好风来,强学娇颦寄雁回。

鲸浪拍天沧海阔,祇愁无路到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严子陵垂钓图

卧足曾将帝腹加,拂衣归去伴烟霞。

祗消一钓名千古,亏杀当年邓仲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