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龚璛所作的《送邓觉非馀干教》。诗中,诗人以大隐喻指邓觉非在吴市的低调生活,暗示他选择在世俗中保持高洁。"馀干问越田"表达了对他在偏远地区的教书生涯的关注,体现了对教育者的敬意。
"象山皆教忍"暗指邓觉非可能受到陆九渊(象山先生)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了忍耐和修养的重要性,这在学术传承中显得尤为珍贵。"学者更家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在家塾教育中的延续。
"多士芝兰室"描绘了邓觉非教书之处如芝兰之室,环境清雅,人才济济。"古人书画船"则借古人以书画寄托情感的方式,赞美邓觉非的教学生活富有文化气息。
最后,诗人站在东亭回忆过往,满心怀旧之情,眼前绿阴环绕,诗兴大发,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