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拟古三首(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以“射虎射石头”开篇,借以比喻在乱世中辨别英雄,揭示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推崇。
“居世逢乱离,始辨英雄士”,诗人感叹在乱世之中,才能得以识别真正的英雄。接着,“我生良不辰,京洛风尘起”,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无奈和对京城洛阳战乱的深切忧虑。
“生死白刃间,壮心未云已”,描述了在生死边缘的战斗中,壮志未酬的情景。紧接着,“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通过对比,强调了真正的勇士并不依赖于外在的武器,而是凭借内在的勇气和力量。
“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表达了诗人对报效国家的强烈渴望,认为不为国家效力的人最终会沦为庸俗之辈。最后,“中夜召仆夫,将适赵与秦”,“方建金石名,安念血肉身”,“抗手谢俦侣,明日西问津”,描绘了诗人深夜准备启程,前往赵、秦两国,建立功名,却不忘牺牲自我,与同伴告别,决心踏上未知的征途。
整首诗情感激昂,表达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