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禅宗的问答形式展开,充满了机锋与智慧。"狂狗逐块,瞎驴趁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世俗的追求比作狂犬追逐碎石,盲目而无意义;将随波逐流的行为比作瞎驴成群结队,同样缺乏自我意识和目标。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世人追逐外在事物,迷失自我本质的状态。
"只许我知,不许你会",则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中对于直接体验和领悟的重视,反对通过逻辑推理或言语交流来获得真理。这里的“我”指的是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觉醒和理解,而非外在知识的传授或他人的会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对自我认知的追求与世俗追求之间的区别,以及直接体验与间接知识之间的差异,体现了禅宗中对于内心世界探索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