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事纷纷未息肩,鸡群鹤处尚翛然。
故山可隐人将老,佳夕相思月再圆。
稚子久嗔陶令出,诸生休叹孝先眠。
他时定有公车召,正及先生矍铄年。
这首诗名为《代简云松》,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蓝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首句“世事纷纷未息肩”描绘了世间扰攘,而诗人并未被其淹没,保持着超脱的态度。在鸡群中独鹤般的生活状态,“尚翛然”体现了他的淡泊与自在。
“故山可隐人将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以及意识到自己年华渐逝的无奈。接下来的“佳夕相思月再圆”借月圆之夜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寓含着对家庭团聚的期盼。
“稚子久嗔陶令出”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孩子们长久以来习惯了父亲的陪伴,他的离开让他们有些嗔怪。而“诸生休叹孝先眠”则以孝先(东汉学者郑玄)的典故,劝诫学人不必过于忧虑,暗示自己也有归隐的决心。
最后两句“他时定有公车召,正及先生矍铄年”则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说将来或许会有朝廷征召,但那时自己已年迈,正是享受悠闲生活的好时机。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词翰知名有几人,东家住近不相亲。
久传笔势行蛇蚓,又说诗篇照鬼神。
伐木未闻莺出谷,停云空望雨清尘。
春风门巷苍苔遍,独少林逋履迹新。
柴门久候故人风,不见巾车入谷中。
王子已回清兴尽,陶潜犹忆素心同。
馀年自卜床头易,清响谁分爨下桐。
一片白云天际起,晚来犹自恋前峰。
毵毵烟柳早莺啼,唤起春风送杖藜。
花映前川红远近,草迷长路绿高低。
流光冉冉增惆怅,往事悠悠倦品题。
安得一尊长在眼,夕阳林下醉如泥。
游山有兴未从容,偶向君家阅数峰。
水泛落花凡几曲,云开远岫似千重。
茆堂有约琴尊共,萝径何时杖履从。
避世老翁头雪白,风前徙倚听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