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蔓草悲风知几秋,黄桑晚叶野云愁。
偃王城下樵苏尽,犹有耕人指旧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田园风光,充满了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哀伤。诗人通过蔓草随风摇曳、黄桑叶落的景象,抒发了对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如今荒废的深沉忧思。
“蔓草悲风知几秋”一句,以蔓草随风飘扬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易逝、事物无常的感慨。“黄桑晚叶野云愁”则通过黄桑树的落叶与漫天飞扬的云朵,形象地描绘出一片萧瑟与孤独的情景。
“偃王城下樵苏尽”一句,提到了偃王城,这里的“樵苏”指的是砍伐柴火的声响,但这里却说是“尽”,意味着连这最后的一点生机也已经消失。偃王城作为历史的见证,现在却是一片荒凉。
“犹有耕人指旧丘”则透露出一丝对过去的留恋,尽管偃王城已成废墟,但仍有人在田野间劳作,他们的手指向着那些已经被时间风化的古老土堆,似乎在追寻着往昔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荒凉的自然景观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废墟时的无奈与哀愁。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许君踏月夜相过,此语当时恨已多。
但愿相逢休怨老,不妨白发听新歌。
低云著地晓悠悠,雨湿帘旌不上钩。
江北江南千万里,年年长向此时愁。
乍晴幽步踏斜阳,残潦青苔曲径荒。
风掷落花填小堑,雨催芳草上空墙。
新引龙孙欲解苞,篱根抽笋已梢梢。
莓苔雨过蜗缘壁,杨柳叶深莺有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