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晁元忠十首(其二)

子云赋逐贫,退之文送穷。

二作虽类俳,颇见壮士胸。

晁子问行津,欲济无山穷。

著书蓬蒿底,端有古人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子云的文章追逐贫穷,韩退之的文笔则送走困苦。
他们的两部作品虽然类似诙谐,却显露出壮志豪情。
晁子询问渡口的道路,想要渡过却无路可寻。
他在荒草丛中著书立说,确实展现出古人的风范。

注释

子云:指扬雄,西汉辞赋家。
赋逐贫:以文章描绘或讽刺贫困。
退之: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文送穷:用文章表达对贫困的超越或寄托。
俳:诙谐、滑稽。
壮士胸:豪迈的胸怀。
晁子:未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行津:行走于渡口。
济:渡过。
山穷:比喻困境或无路可走。
著书:写作书籍。
蓬蒿:野草,形容环境简陋。
古人风:古代贤人的风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寄晁元忠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黄庭坚以西汉扬雄(字子云)和唐代韩愈(字退之)两位文学家的典故开篇,赞扬他们面对贫困或困境时,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我,即使作品带有幽默成分,也能展现出坚韧不屈的豪迈气概。接着,诗人提到晁元忠询问渡过难关的方法,暗示晁子正面临困境,但黄庭坚鼓励他在艰难环境中仍要像古人那样坚持著述,寓居简陋之处也自有高尚的文人风范。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慰藉与激励,以及对文人士节的推崇。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晁元忠十首(其一)

国工裁白璧,巧冶铸干将。

成为万乘器,贯日吐寒光。

其谁湔拂汝,岁月海生桑。

蛛网连城玉,苔生百鍊刚。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乃几父旧治之地

呼船凌大河,驱马踏平沙。

道傍开新邑,千户有生涯。

四衢平且直,绿槐阴县衙。

问谁作此邑,耆旧对予嗟。

前日耿令君,迁民出坳窊。

始迁民怀土,异端极纷拿。

既迁人气和,草木茂萌芽。

桃李虽不言,春风满城花。

陵陂青青麦,烟雨润桑麻。

自非耿令君,大泽荒蒹葭。

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自非耿令君,漂转随鱼虾。

岂弟民父母,不专司敛赊。

令君两男儿,有德必世家。

问令今安在,解官驾柴车。

当时舞文吏,白璧强生瑕。

令君袖手去,不忍试虎牙。

人往惜事废,感深知政嘉。

我闻耆旧语,叹息至昏鸦。

定知循吏传,来者不能加。

今为将军客,轩盖湛光华。

幕府省文书,醉归接䍦斜。

怀宝仁者病,偷安道之邪。

勉哉思爱日,赠言同马檛。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

杨柳青青春向分,遥知河曲万夫屯。

侵星部曲随金鼓,带月旌旗宿渚亹。

畚插如云声汹汹,风埃成雾气昏昏。

已令访问津头路,行约青帘共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尉氏仓官王仲弓

啸台有佳人,玄发鉴䈂珥。

登高歌一曲,听者倾城市。

门无行媒迹,草木倚憔悴。

人物方眇然,谁能委圭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