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可消忧,长安高酒楼。
楼前双柳树,好系紫骅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佘翔在明朝长安城中寻找消解忧愁之地的情景。他选择了一个高耸的酒楼作为他的心灵寄托,暗示着借酒浇愁的意蕴。楼前的两棵柳树,不仅增添了景色,也象征着羁旅之人的漂泊与期待,因为古代常以柳树寓意离别和思念。诗人还想象着将自己紫色的骏马(骅骝)系在柳树上,可能寓意着暂时的停留或是对未来的某种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长安酒楼与柳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却内心充满忧虑,寻求暂时解脱的情感状态。
不详
夜来北窗雨,萧萧竹偃扉。
朝望城头山,白云湿不飞。
松林度鸟急,鹫岭巢云低。
欲问莲花社,斜阳过虎溪。
春色已平分,名花犹未吐。
把酒一酬之,我歌花且舞。
竹树满山阴,前贤迹未扫。
试流曲水觞,醉藉王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