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滕至刚先生别后见寄之作

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

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

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

自此易知东浦路,茅堂只在涧西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吕伯刚的《次韵滕至刚先生别后见寄之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感伤的画面。首句“半山残照独回舟”以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划船归来,映衬着半山的落日余晖,营造出孤独而静谧的氛围。次句“一片闲云任去留”则借云的自由自在,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淡然态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水屋风帘余晚兴”写诗人居住的水边小屋,晚风吹过竹帘,余兴未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情感的微妙波动。“雨花灯影共春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春雨中的灯光与飘落的雨花交织,共同勾起了诗人的春愁,可能包含了对友人的思念或对生活的感慨。

“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选择隐居山林,而非追求世俗功名的生活态度,鹤象征着高洁,与山居生活相得益彰,而骑鲸海上游则暗指仕途奔波。这里流露出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坚守。

最后两句“自此易知东浦路,茅堂只在涧西头”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方向,暗示虽然离别,但友情依旧,茅屋所在之处,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隐之地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

吕伯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雅集分韵

帝里春风早,金河冻雪消。

暗黄初著柳,新绿已平桥。

东阁情何限,西园景倍饶。

朋簪喜相盍,歌咏乐清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春夜次韵

柳叶蛾眉绿,花枝粉脸红。

金鬟笼细雾,绣幕护香风。

夜气三更后,春光二月中。

梨云随蝶梦,来往绕帘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晚春曲

香雨飘红换新绿,雏鸾怨咽参差玉。

画阑坠露泣残妆,远翠愁山蛾黛蹙。

劳劳乳燕说乌衣,海天凝云烟草迷。

东流苦长西日短,惆怅花前畐卮。

绣幕深沉雨声小,梦入神山良夜悄。

镜里韶华又一年,曲渚鸡鸣锦屏晓。

形式: 古风

题王叔明枯木竹石

吾乡画手鹤山樵,鹤去山空不可招。

真迹幸留王宰石,疏篁老树共萧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