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其九)

古道通津近万安,石湖云绕福台山。

游川何处堪招隐,春在沧浪九曲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建南九曲棹歌(其九)》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宁静画面。"古道通津近万安",开篇点出一条古老的交通要道,临近万安之地,显示出历史的沧桑与地理位置的重要。"石湖云绕福台山"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石湖烟波浩渺,云雾缭绕,福台山如仙境般矗立其中。

"游川何处堪招隐"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着在这如画的山水之间,最适合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归隐。"春在沧浪九曲间"以春天和沧浪水的意象,强调了此处的生机与诗意,九曲流水更增添了曲折幽深的意境,仿佛春天的秘密就隐藏在这曲折的水道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道、石湖、云山和春水,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独特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建南九曲棹歌(其十)

棹歌声远幔亭空,千载沧州兴味同。

今日紫阳山下客,他年人唤采芝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入京(其一)

端本堂开正万方,儒臣日日近储皇。

讲明治道称尧舜,历览人文备宪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入京(其二)

洒天马乳秋先到,卓地鸾旂驾欲回。

漫拟颂诗随警跸,愧无才力佐霜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上京行幸词(其一)

群山如画列层城,佳气滦阳此上京。

四野穹庐环魏阙,三宫仗马拥霓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