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怀四律(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巨赞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真理、人生与改造的主题。
首联“时空无限岂徒然,真理非存事物前”,开篇即揭示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无尽探索,指出真理并非依附于具体的事物存在,而是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颔联“旷世未闻常不变,山河竞逐众缘迁”,通过对比旷世未闻的真理与不断变迁的山河,强调了真理的恒定性与世界的变动性之间的关系。山河随时间而变化,象征着外在世界的无常,而真理则如同星辰般永恒不变,指引着人们的方向。
颈联“人生目的知多少,改造关头著祖鞭”,将人生的追求与改造社会的行动联系起来,提出人生的目的可能多种多样,但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这里“著祖鞭”形象地描绘了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状态。
尾联“待到中天圆月朗,光辉普照瞎驴边”,以圆月的光明比喻真理的普照,寓意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真理的光芒将照亮每一个角落,包括那些曾经迷失或无知的地方。这不仅是对个人心灵的启示,也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空、真理、人生与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宇宙、人生及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真理追求和改造社会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