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阳(其二)

闻道居绵竹,看来幻落花。

团团轮北斗,处处种西瓜。

遍地皆祗树,何方不落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昙阳(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佛教修行之地——绵竹的想象与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闻道居绵竹”,开门见山地点出诗的主题,绵竹作为佛教修行的圣地,引发了诗人的遐想。接下来,“看来幻落花”一句,运用了“幻”字,暗示了佛教中对于世间万物无常、虚幻的理解,落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引人深思。

“团团轮北斗,处处种西瓜”两句,以北斗星为圆心,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宇宙图景,同时将“西瓜”这一常见物象融入其中,既体现了生活的平凡,又寓意着佛教中关于因果轮回、众生平等的哲学思想。

“遍地皆祗树,何方不落伽”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绵竹的佛教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祗树”和“落伽”均为佛教中的圣洁之地,此处用以形容绵竹的佛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绵竹这一佛教圣地的想象与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昙阳(其三)

无鼻无眼孔,有头有尾巴。

蛟龙大蝘蜓,蝌蚪小虾蟆。

一结生百结,百些无一些。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昙阳(其四)

将军骑健马,稚子打慈鸦。

各奔前程路,都来暮鼓衙。

同舟迷敌国,蓦面认通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昙阳(其五)

何事移天竺,居然在太仓。

善哉听白佛,梦巳熟黄粱。

托钵求朝饭,敲锣卖夜糖。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昙阳(其六)

明知骑竹凤,还道媚妖蛇。

可恕者落帽,难饶者脱靴。

一灵生灭巳,百吠是非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