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

偏忆江南,有尘表丰神,世外标格。

低傍小桥,斜出疏篱,似向陇头曾识。

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

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省共萧娘笑摘。

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

澹粉晕酥,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

再三留待东君看,管都将、别花不惜。

但只恐、南楼又三弄笛。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翻译

特别怀念江南,那里有超凡脱俗的风采,如同世外高人。
它靠近小桥,穿过稀疏的篱笆,仿佛在遥远的边疆我曾见过。
它的幽香独自在冰雪中飘荡,即使春寒料峭也不畏惧,想要绽放。
面对桃李争艳,如何能比得过它的谦逊和优雅?就像与萧娘一起笑摘花朵。
洁白的手指轻触琼枝,光芒与之融为一体。
淡淡的粉色晕染如酥,倾注了多少心血,才妆点成寿阳宫的美丽。
一次次等待春天的到来,只为让东君欣赏,哪怕舍弃其他花朵也在所不惜。
只是担心,南楼上又传来三声笛音,打断了这美景。

注释

偏忆:特别怀念。
尘表:超凡脱俗。
世外:世外高人。
低傍:靠近。
疏篱:稀疏的篱笆。
暗香:幽香。
寿阳宫额:寿阳宫的美丽装饰。
东君:春天的使者。
南楼:可能指某处高楼或笛声来源。
三弄笛:三声笛音。

鉴赏

这首诗名为《花心动》,出自北宋诗人刘焘之手。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江南景色的绝句,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幅生动的江南春色图。

"偏忆江南,有尘表丰神,世外标格。"

开篇便以"偏忆江南"设定了怀旧的情绪,"有尘表丰神"描写的是诗人对那里的美好记忆,"世外标格"则是超脱凡尘的意境。

"低傍小桥,斜出疏篱,似向陇头曾识。"

这里通过"低傍小桥"、"斜出疏篱"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静谧与美丽,而"似向陇头曾识"则是诗人对那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

"暗香孤韵"表达了诗人对花香的独特体验,而"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则是说尽管春天还很冷,但那里的景色已经足以让人忘却寒冷。

"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

诗中询问桃杏之美何以能如此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里蕴含着对春天自然界竞相绽放之美的赞叹。

"省共萧娘笑摘。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

"省共萧娘笑摘"描绘的是收获花果的情景,而"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则是对那份美好的感受和享受。

"澹粉晕酥,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

这里通过"澹粉晕酥"形容花朵的柔美,而"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期待。

"再三留待东君看,管都将、别花不惜。"

诗人希望能够多停留片刻,让东风(春天)见证这份美好,而"管都将、别花不惜"则表达了对其他花朵的慷慨与珍视。

"但只恐、南楼又三弄笛。"

结尾处,诗人表现出一种担忧,那就是怕那高楼上的笛子声再次响起,打扰了这份静美。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无限赞美。

收录诗词(19)

刘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转调满庭芳/满庭芳

风急霜浓,天低云淡,过来孤雁声切。

雁儿且住,略听自家说。

你是离群到此,我共那人才相别。

松江岸,黄芦影里,天更待飞雪。

声声肠欲断,和我也、泪珠点点成血。

一江流水,流也呜咽。

告你高飞远举,前程事、永没磨折。

须知道、飘零聚散,终有见时节。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屑]韵

菩萨蛮(其二)夏

簟纹双映冰肌艳。艳肌冰映双纹簟。窗外竹生风。

风生竹外窗。点红潮醉脸。脸醉潮红点。

廊上月昏黄。黄昏月上廊。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一)春

小红桃脸花中笑。笑中花脸桃红小。垂柳拂帘低。

低帘拂柳垂。袅花风鬓绕。绕鬓风花袅。

归路月沈西。西沈月路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五)春

湿花春雨如珠泣。泣珠如雨春花湿。花枕并敧斜。

斜敧并枕花。织文回字密。密字回文织。

嗟更数年华。华年数更嗟。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