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明代正德年间,皇帝自宣府归来时的盛大场面与隆重仪式。开篇以“彪衣麟袍夹路来”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皇帝穿着华丽服饰,仪仗队列两旁的壮观景象。接着,“飞鱼绣蟒皆新裁”,进一步强调了服饰的精美与新制,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千官尽出都门道,万乘遥从朔野回”两句,通过“千官”的出场和“万乘”的归返,展现了皇帝归来时的浩大气势与国家的团结。随后,“瑞气晴浮丹凤阙,先声晓过白龙堆”描绘了皇帝归来时的祥瑞之气和先声夺人的威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东风吹雪度城隈,流英落絮舞徘徊”则以自然景象衬托出皇帝归来的庄严与神圣,东风带雪,飘洒在城墙的角落,如同雪花般轻盈地落下,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庄重的氛围。
“王春玉历三阳动,人日仙蓂七叶开”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春天的到来、玉历的开启与仙蓂的生长,与皇帝的归来相联系,寓意着国家的新生与繁荣。
“列炬通城明似昼,腾车广陌沸成雷”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车马喧嚣的场景,展现了庆典的热烈与繁华。而“骑营下令罗霜仗,帐殿留欢捧御杯”则通过军队的排列与宴会的举行,进一步凸显了皇帝的权威与人民的欢庆。
最后,“小臣献寿颂休哉,陛下神武英雄才。龙庭驱丑虏,雁塞灭氛埃。宁如汉天子,空上单宇台。鸿名骏烈垂千祀,帝德皇风被九垓”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其功绩的肯定,同时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皇帝归来的宏大场面,还蕴含了对国家繁荣、君主英明、民族团结的深刻寓意,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与社会风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