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
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
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
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自诫》,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处世态度的自我勉励。诗中“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两句,意味着诗人时刻铭记先人的教诲,将美好的计策留给后代子孙。“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表达了要勤勉不懈,以保持良好名声的决心。
“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贬低那些投机取巧之人的态度,同时赞扬那种宽厚朴实的品德。接下来的“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则通过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说明只要保持坚韧和真诚,就能像松柏一样长久茂盛,即使是柔弱如桃李,也会自然而然地繁荣起来。
然而,“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一句则表现出诗人的自省与自觉,尽管周围的人都很精明,只有自己感觉到迷茫和不够清醒。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对于自己的要求更高,对周围环境的看法更加深刻。
最后,“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从《老子》这样的古籍中汲取智慧,警惕自己不要说话过多,要有所保留。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个人品德的重视,以及对于如何在世间保持一份淡泊名利的心境。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
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
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丑妇竞簪花,花多映愈丑。
邻女恃其姿,掇之不盈手。
量已苟自私,招损乃谁咎。
宠禄既非安,于吾竟何有。
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
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
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
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
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