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魏国双马图

一马形躯百法全,生时灵气取山川。

英雄正用同生死,那忍无声立仗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此诗《题赵魏国双马图》由元代诗人冯子振所作,通过描绘一匹马的形象,展现了其内在的精气神与外在的壮丽山川相融合的意境,进而抒发了对英雄豪情的赞颂与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敬。

首句“一马形躯百法全”,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匹马的雄姿,强调其形体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法度与技艺,暗示这匹马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更具备卓越的智慧与技能。

次句“生时灵气取山川”,进一步揭示了这匹马的生命力源自于自然界的精华与灵气,它仿佛与山川大地融为一体,汲取天地之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接着,“英雄正用同生死”,将马的形象与英雄精神相连,表达了马与英雄之间的共通之处——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勇于面对,与命运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比喻,既是对马的赞美,也是对英勇无畏精神的颂扬。

最后,“那忍无声立仗前”,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马在关键时刻的沉默与坚定,即使不发出声音,也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和存在,展现其忠诚与勇气,如同站在战场之前,准备随时为正义而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寓意,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马图,更是借物咏志,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2)

冯子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字:海粟
  • 籍贯:怪怪道
  • 生卒年:1298

相关古诗词

桑乾河

几年朔客渡桑乾,野水潺潺滴沥寒。

回首燕南烟雨外,西风沙雁报平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缙山道中

榆林东北缙山围,百嶂千峰画卷挥。

鞍影摇摇人意懒,秋风及早送将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金莲川

金莲川上富秋光,的皪花枝不著房。

只合潘妃微步□,凌波罗袜寄芬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梅花百咏(其一)庭梅

阑干六曲护春风,白雪生香满院中。

夜静月明幺凤下,半窗疏影隔帘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