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
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
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准备返回庐山居所的情景。开篇“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两句,画面生动地展现了道士手持青竹做成的拐杖,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的炉峰,表达出一种归心似箭的情绪。
接下来的“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描述了天气转暖,道士在外游走时脚上沾满了早晨的霜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升高,感到温暖,便开始脱去外衣。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季节更替和时间流逝的意境。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则是道士站在栏杆旁,依旧能够望见庐山上的云雾,而攀附着松枝的仙鹤却因风静而未起飞。这两句强调了道士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这片山林的深深眷恋。
最后,“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尽管外界可能存在种种诱惑或不满,但在道士的心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忧虑,只是那随风摇曳的杨柳树,似乎也在诉说着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依恋。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道士归隐山林的心境,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那种超脱尘世的和谐关系。
不详
掺袂向春风,何时约再逢。
若教相见密,肯恨别离重。
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
落帆当此处,吟兴不应慵。
秋风昨夜满潇湘,衰柳残蝉思客肠。
早是乱来无胜事,更堪江上揖离觞。
澄潭跃鲤摇轻浪,落日飞凫趁远樯。
渔父不须探去意,一枝春袅月中央。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荅公卿。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