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阡为张祥卿作

物外方絪缊,白云山之巅。

匡庐下马坟,是家卜牛眠。

人子岂不养,生人无百年。

至今心眼孤,皎如香炉烟。

人人有此云,回望俱可怜。

霜降春雨濡,何独君拳拳。

终身知孝慕,体受当归全。

一举足出言,而亲长在前。

因君与世人,死生安者天。

不见南阳行,荒哉原巨先。

但威太行险,勿羡怀英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洁的画面,诗人龚璛以白云山巅为背景,赞美了张祥卿选择在庐山下的墓地安葬,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死的超然态度。"匡庐下马坟,是家卜牛眠"形象地写出了墓地的选择,暗示着祥卿的淡泊名利。

"人子岂不养,生人无百年"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感慨人子虽有赡养父母之心,但终归无法长久。"至今心眼孤,皎如香炉烟"进一步刻画了祥卿内心的孤独纯净,如同香炉升起的清烟,高洁而深远。

"人人有此云,回望俱可怜",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对白云的向往,但能如祥卿般超脱世俗,令人怜惜。"霜降春雨濡,何独君拳拳",诗人赞扬祥卿对孝道的坚守,即使在霜降时节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终身知孝慕,体受当归全",诗人强调了孝顺的重要,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和实践孝道,才能使生命得到完整的体验。"一举足出言,而亲长在前",告诫人们应时刻铭记父母的教诲,视其为行动和言语的指引。

最后,诗人通过南阳行和原巨先的故事,提醒读者要像祥卿一样,不被外界艰险所迷惑,而是效仿怀英贤人的高尚品质,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死的豁达。整首诗情感深沉,寓理于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9)

龚璛(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陈壶天惠蟹

寒蒲缚来肠已无,枯骨裹肉肉自腴。

为君唤醒江湖梦,孤篷细雨声相濡。

贫家不办满眼沽,糟床溜溜红真珠。

起来为立西风里,一径晴寒菊数株。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横披竹

竹影平寻月落时,小舟移岸半蒿迟。

参差化作一匹练,我独寒篷亲见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岳仲远所藏坡翁焦墨枯木竹石

坡仙胸中非酒浇,吐出苍玉秋寥寥。

忽然变化不可极,怒龙倒海拔沃焦。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蓬莱音琴铭

蓬莱仙人佩霞飞,縆我朱弦明玉徽。

千古万古大音希,海深深兮山巍巍。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