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讽刺的口吻,探讨了文与武、文与武将之间的关系。"伊于胡底"出自《诗经》,原意是问对方到底想要达到什么地步,这里借用了其讽刺意味,表达了对文官们追求虚名、忽视实际功绩的批评。
"何以文为"则直接发问,文官们所追求的文治究竟有何意义?在作者看来,文官们过于注重形式和文采,而忽视了实际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实际贡献。这种讽刺意味强烈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某些文官阶层存在的问题,即他们可能过于注重表面文章,而忽视了实际的治理和军事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引用和反问,对中国古代官场中某些文官的作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员职责和实际贡献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