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函盖乾坤气量周,铜睛铁眼一齐取。
几多利脑尖锋者,到此如何敢出头。
这首诗名为《针筒》,是宋代僧人释慧开所作。诗人以针筒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其包容万物、无所不纳的气度。"函盖乾坤气量周",表达的是针筒容量之大,如同包容天地,气度非凡。"铜睛铁眼一齐取",则以铜和铁来形容其洞察力之锐利,无所遗漏。接下来,诗人讽刺那些善于投机取巧、心存侥幸之人,暗示在这样的大气量和洞察力面前,那些小聪明和企图钻空子的人将无所遁形,"几多利脑尖锋者,到此如何敢出头",揭示了针筒的威严和公正,让那些试图耍小聪明的人不敢轻易显露。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不详
秋风笠泽驻归桡,甘橘肥鲈酒一瓢。
断送客愁愁不尽,夕阳黄叶洞庭遥。
居士身,比丘相。跷跷踦踦,牢牢攘攘。
蓦然觌面相逢,直是无门可向。
一拳一喝,双收双放。
无庵居士眼无筋,识得这般村和尚。
平欺马祖,下视诸方。生涯荡却,今古无双。
不与万法为侣,一口吸尽西江。
咄这村僧,百拙千丑。用处颟顸,举止磔斗。
秉恶毒钳锤,碎情尘窠臼。
佛祖饮气吞声,魔外望风拱手。
有时汉语胡言,总当谈玄说妙。
有时把拍板门槌,唱云门曲合胡笳调。
有时指圆觉场作牛栏,有时唤普光殿为马厩。
如斯孟浪为人,钝置月林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