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图为建德周廷晖赋

我昔曾见《寒林图》,范宽妙笔天下无。

千山一白气栗冽,万木尽黑云模糊。

此图乃是谁作者,布置大抵如临摹。

比之寒林势差小,木石琐碎何其殊。

周君持来索我诗,我为品藻精与粗。

吁哉画法且勿论,且将画景相排铺。

其时严冬十二月,大雪照映如冰壶。

千岩万壑冻初合,山腰有路郁以纡。

何人马上正痴绝,冒寒不顾冰满须。

复携肴酒欲何往,不念跣行双仆夫。

茅亭孤高在绝顶,直下万仞当平湖。

风波茫茫鸟飞绝,却有渔艇行相呼。

此曹岂不畏冷冽,但苦衣食来求鱼。

世间苦乐有如此,使我不觉长嗟吁。

我从挈家来帝都,侨寓于此三月余。

北风怒号卷飞雪,厨中久矣薪无储。

乃令我仆入山去,归来满担欢妻孥。

妻孥所欢在暖热,岂知此仆寒而痡。

顷因见画感怀抱,正与此意同一涂。

诗成并以写其上,幸勿向此憎嗫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溥的《雪山图为建德周廷晖赋》描绘了一幅严冬雪山图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画面的壮丽与寒冷。诗人首先赞叹了画家范宽的《寒林图》技艺高超,然后将眼前的《雪山图》与其比较,指出虽然规模较小,但木石细节处理上有所不同,显得更为琐碎。

诗中通过描绘雪后千山万壑的景象,如冰壶般明亮,山路曲折,人物形象生动,一位骑马者冒寒前行,带着食物和仆人,表现出对渔夫艰辛生活的同情。诗人借此表达了世间苦乐的对比,自己在帝都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温暖家庭的渴望。

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诗中,并希望读者欣赏这幅画作时,能理解他的情感而非苛责。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山水画的独到见解和对生活百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0)

刘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滕孟章送金司税明远文后

滕君文章不轻作,滕君情怀绝倾倒。

如今尤信古人言,文章有神交有道。

昨日为文送知己,士林往往皆称好。

复来珍重索我诗,我诗近来绝草草。

第愧未得交其人,始向文章见怀抱。

万里长江炯秋月,一片春云丽晴昊。

走向离筵与相见,气宇孤骞更文藻。

不揣新知赠一言,莫负文章自须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节孝堂为开封程用和赋

母年三十失所天,形容憔悴心烦冤。

怀中之儿仅一岁,忍死不得趋黄泉。

眼中有泪不敢哭,辟纑买书教儿读。

儿今老大五十余,阿父声名可相续。

往时疽发背胛间,表溃岑岑如负山。

儿心痛切无所措,口吮脓出随无艰。

如今母已八十五,节操冰霜人所睹。

况复贤郎著孝称,翼翼高堂燕今古。

形式: 古风

美人熨帛图

霜帛丁东捣初歇,女伴相怜白如雪。

掩帷下堂同此情,白腕对曳当中庭。

中庭无风干未得,铜斗自烧还自熨。

只愁熨着有焦晕,难表此身如此白。

小鬟莫更蹲复蹲,复恐皱却葵花纹。

形式: 古风

赋得贞松寿姑苏张继孟八十

徂徕之松何蜿蜒,根盘厚地枝摩天。

气横东南动光彩,泰山风雪衡山烟。

长风吹天天宇开,飒飒海涛天上来。

世间草木总卑小,如就彭祖观婴孩。

古来君子不改德,松亦何尝改其色。

往往工师求栋梁,重如山岳谁移得。

春风细洒金粉香,茯苓寒凝琥珀光。

为君取此制春酒,饮之眉寿同无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