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道中所见(其四)

何事区区外谍光,五浆先馈岂其当。

尽渠争炀仍争席,物我而今已两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为何在这狭小的角落里,却有异国间谍的目光闪烁?
他们首先送来五色浆液,这待遇是否恰当呢?

注释

何事:为什么。
区区:狭小的。
外谍光:异国间谍的目光。
五浆:五色浆液。
岂其当:是否恰当。
尽渠:尽管他们。
争炀:争相炫耀。
争席:争夺席位。
物我:人与物。
两忘:已经忘记。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牟巘所作,名为《四安道中所见》(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世事变化和人心冷暖的深刻体悟。

“何事区区外谍光”,这里的“区区”一词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琐碎、无关紧要之事的不屑,"外谍光"则指的是外界对于这些琐事所投射的过分注意。诗人在质疑为什么人们总是关注于外部的虚名,而非内心的真实感受。

“五浆先馈岂其当”,这一句中,“五浆”可能指的是五谷或各种美酒,"先馈"则表示这些物质享受往往被人们所追求。"岂其当"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疑问和不认同,认为这并不是真正应该追求的。

“尽渠争炀仍争席”,这里,“尽渠”可能指的是世间万物,而“争炀”、“争席”则形容人们对于名利地位的无休止争斗。诗人通过这一句,批评了人心的贪婪和不满足。

最后,“物我而今已两忘”,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然与世隔绝的情怀。在这里,“物”指的是外界的事物,“我”则是自我。"两忘"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和外部世界都能相互遗忘,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于超越物欲、重获内心平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次韵洪帅喜雨(其二)

感孚妙处捷风雷,造化于人岂远哉。

见说商霖一尺字,向前车马待公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约家性存(其一)

春风小语记怀岷,二十年中臂屈伸。

白发遗民几人在,重来老鹤更精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约家性存(其二)

萧条今尚有谁来,老尽荒庭一树梅。

多谢高情肯相过,冲寒自起扫苍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