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日登龙洞山二首(其二)

寺古犹存佛,山深少见僧。

迟徊意不极,去住感偏增。

树隐青林店,龛明白石灯。

峭峰吾欲上,未有鹤堪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龙洞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首句“寺古犹存佛”点出古寺历经沧桑仍屹立不倒,佛像依旧,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山深少见僧”,随着山势的深入,人烟稀少,僧侣难觅,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可能是对修行者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迟徊意不极,去住感偏增”表达了作者在山中徘徊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是对未知的探索欲求,又对归途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这种矛盾的心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接下来的“树隐青林店,龛明白石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树木掩映下的小店,石壁上的佛龛,以及明亮的石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最后,“峭峰吾欲上,未有鹤堪乘”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想要攀登陡峭的山峰,却找不到可以飞翔的仙鹤作为伴侣,既表达了对自然探险的冲动,也暗含着对理想境界的追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宋驸马园亭访东石谈子遇雨

却访故人处,遥来公主园。

湿云蒸锦树,鸣雨过华轩。

槛近浮鸥接,庭深乳雀喧。

将求卜居意,相对已忘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赠周文都

君乘别驾车,南征千里馀。

予为燕市客,岁杪意何如。

日隐川原暮,江涵云水虚。

新春见回雁,知有秣陵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华山人

山人归薜萝,迢递两年过。

道远情无那,秋来兴若何。

隰霜收早稻,江日曝寒蓑。

不见云中鹄,空传招隐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何子元二首(其一)

饮马长城窟,西风陇水鸣。

旌旗连朔气,笳吹咽边声。

鹿塞秋霜白,龙沙汉月明。

共嗟班定远,身是一书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