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对联的形式,巧妙地表达了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上联“宰官堂上,萱草年深,骤游子寒心,缝线泣三春去矣”描绘了母亲生前的生活场景,萱草象征着母亲的慈爱与坚韧,而“骤游子寒心”则表达了远离母亲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缝线泣三春去矣”更是将母亲的辛劳与对子女的深情寄托于缝制衣物的细节之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母亲离世的哀痛。
下联“王母庭中,桂花秋冷,想慈颜瞑目,舞衣见千里归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桂花象征着高洁与美好,秋冷则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终结。想象中的母亲在冥界安详地闭目,而“舞衣见千里归来”则是对母亲灵魂归来的美好愿望,寓意着无论距离多远,母亲的爱与关怀始终伴随着子女,温暖着他们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对母爱的崇高赞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的重视和对逝者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