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卿琵琶引

李卿李卿乐中仙,玉京侍宴三十年。

自言弦声绝人世,乐谱亲向钧天传。

今年东游到吴下,三尺檀龙为予把。

胸中自有天际意,眼中独恨知音寡。

一声如裂帛,再拨清冰拆。

蛮娃作歌语突兀,李卿之音更明白。

玉连锁,郁轮袍,吕家池榭弹清宵。

花前快倒长生瓢,坐看青天移斗杓。

铁篴道人酒未醺,烦君展铁拨,再轧鹍鸡筋。

我闻仁庙十年春,驾前乐师张老淳。

赐筝岳柱金龙龈,仪凤少卿三品恩。

张后复有李,国工须致身。

酒酣奉砚呼南春,为卿作歌惊鬼神。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李卿琵琶引》,通过对李卿这位音乐高手的描绘,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和孤独的境遇。首句“李卿李卿乐中仙”直接赞美其音乐才华,如同仙人一般超凡脱俗。接着描述他在宫廷中侍奉多年,音乐造诣非凡,甚至能从天宫获取乐谱。

诗中提到李卿东游至吴下,他的琵琶技艺更是令人惊叹,能以三尺檀龙为弦,演奏出天籁之音。然而,他感叹知音难觅,表达了艺术家内心的孤寂。琵琶声时而激越如裂帛,时而清冷如冰裂,对比鲜明。

李卿的音乐风格独特,连蛮娃的歌声都显得突兀,而他的声音却更为清晰。诗人还提及了李卿在月夜下的演奏,以及与道人的饮酒欢谈,进一步渲染了他的艺术氛围。最后,诗人回忆起仁庙时期,张老淳等乐师的荣耀,强调李卿作为国工的地位,以及他期望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李卿琵琶演奏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流露出对音乐人才被赏识的期待,具有浓厚的音乐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杞梁妻

极苦复极苦,放声一长哀。

青天为之雨,长城为之摧。

为招淄水魂,共上青陵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沙堤行

神州和羹连五城,沙堤新筑泰阶平。

正月一日太阳明,殿前两相水金星。

天王垂衣珠箔捲,太史新书五云见。

火城千枝花外转,道逢吴牛问牛喘。

左谋右断天子前,手持五色补青天。

南人不敢吹巢火,中国堂堂相司马。

形式: 乐府曲辞

狄武襄

宾州海月光团团,银花火树烧烂班。

将军如内客未敢,捷书已?昆仑关。

当时谏官疑武士,岂知辨贼遽如此?

于乎,铜面将军今岂无?世无丞相庞公甘老死!

形式: 古风

秀州相士歌

秀州相士薛见心,重湖风雨来相见。

手把茅山道人诗,亦有胡僧写东绢。

自云膝不拜公卿,海内名人初入卷。

缥绫方册锦盘囊,首录梅花道人传。

道人不读姑布书,两目看天走青电。

梅花忽露太极心,南枝北枝开一遍。

秀州相士亦识道,一笑求心符铁劵。

章生不相一只眼,桑生不相一尺面。

貌如削瓜帝治开,背如植鳍王业建。

君不见汉家将军如牯腰,午夜脐灯照悲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