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双双燕》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愁绪与离别之美的画面。
开篇“春愁易满”,点明了季节与情感基调,春天的愁绪易于充盈心间。接着,“记红到樱桃,乍逢欢侣”描绘了春日里樱桃初熟,与新朋好友相聚的喜悦场景。然而好景不长,“几番携手,醉里听残杜宇”暗示着相聚的短暂与欢乐的消逝,杜宇即杜鹃鸟,其鸣声常引人思乡怀旧。
“曾向花源问渡,是水国、风光多处”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寻访花源,展现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追求。“可应酒殢香留,不记江南春雨”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江南春雨的回忆,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南浦。清阴如故。谁料得重来,暗添凄楚”将场景转移到南浦,这里以南浦代指送别之地,清幽的树荫依旧,但主人公料不到再次归来时,内心会增添无尽的凄凉与哀愁。接下来,“月篷烟棹,载了冷吟人去”描绘了月夜下的船只载着孤独的诗人远行,充满了离别的冷寂与哀愁。
最后,“可惜千条弱柳,更难系、轻帆频住。如今绿遍桥头,尽作情丝恨缕”以弱柳难以留住轻帆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离别难舍的感慨。绿遍桥头的情景,象征着情感的延续与思念的绵长,化作了一缕缕情丝与恨缕,缠绕在心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春日愁绪与离别之美的独特韵味,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