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七)

阴磴顽雪积,老崖白云深。

扪萝陟鸟道,扬尘落乔林。

下方有粟场,俯见归飞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嵩山时的景象与心境。开篇“阴磴顽雪积,老崖白云深”两句,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壮丽的山中冬景。磴道即山路,上面积存着未融的残雪,而古老的岩石缭绕在浓密的白云之中,显得格外庄严。

接下来的“扪萝陟鸟道,扬尘落乔林”则写出了行走于山间小路的情景。这里的“扪萝陟”指的是攀扶着岩石边缘的小径,而“扬尘落乔林”则是说脚步踩踏在这条小道上,偶尔扬起细微的尘土,这些尘土随风飘落于乔木深处。

末两句“下方有粟场,俯见归飞禽”展示了诗人从高处眺望下的景致。诗中的“粟场”可能是指山中某个开阔之地,而“俯见归飞禽”则表现出一幅和谐的画面:鸟儿在夕阳下纷纷归巢,显得分外温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切的情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其一)

东门何煌煌,骊驹络金羁。

朱颜照秋鞠,炯炯青云姿。

往登芸香阁,编书给隃麋。

予方滞江汉,发轫将安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东湖诗

翠荇弄水时出没,紫莼浸滑涎蜿蜒。

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

常思郢客解刺船,岂解乘槎上青天。

又思吾儿能测渊,岂能夺得骊颔蠙。

上升却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卢岩

徵君邈已远,旧隐锁云扃。

欲知敬遗德,岩以姓为名。

永言配此山,千岁为德星。

虽无猿鹤在,空馀泉石清。

想昔居此地,笑傲轻冠缨。

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种德如古人,养育达周京。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

形式: 古风

卢泉之水次韵晁克民赠隐人

卢泉之水名何长,裂脐不到空莽苍。

读君诗句心已凉,便觉满耳清浪浪。

彼方逐臭如窃香,肝膈鼠饱神鹰扬。

有客饮水衣朝阳,睥睨不语中何伤。

过从得君想更乐,直欲造化穷微茫。

何当相从老此水,桀蹠夷齐均是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