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徐生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或许是那东海岸边的隐士,清贫的生活尽显朴素之风。
打扫庭院鲜有闲杂人等,窗户边却堆积着诸多古籍。
年轻时他便是这样的性情,年老时又该何去何从呢?
去年还频繁互相拜访,如今相见却已稀疏。

注释

可能:或许,大概。
东海子:指住在东海边的隐士或高人。
清苦:生活清贫而恬淡。
贫居:简陋的住所,贫困的生活环境。
扫地:打扫卫生,这里引申为清静无扰。
无闲客:没有无关的访客,显得清净。
堆窗:堆积在窗前。
古书:古老的书籍,可能指代学问或历史的积淀。
少年:年轻的时候。
犹若此:就像这样,保持某种状态或性格。
向老:随着年龄增长,到了老年。
合何如:该怎么办,会怎样。
去岁:去年。
频相访:经常互相访问,交往密切。
今来:如今。
见亦疏:见面变得稀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海边上的一种清贫而淡泊的生活状态。开篇“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两句,通过对比东海之广阔与自身贫困的居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接着,“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而宁静的生活情景,没有闲杂的宾客,只有积满窗前的古旧书籍陪伴。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则是诗人对自己青春时期与现在相似的境遇进行反思,对于未来老年时光如何度过表示出一种迷惘和无奈。最后,“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表达了朋友间来往的减少,可能是因为诗人自己淡泊名利,也可能是世事变迁,友情渐行渐远。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自我安慰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些许孤独与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平和与接受,对待人生变化持有一种宁静的心态。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贻惠暹上人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二友生归宜阳

二生俱我友,清苦辈流稀。

旧国居相近,孤帆秋共归。

残阳沙鸟乱,疏雨岛枫飞。

几宿多山处,猿啼烛影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人下第东归再谒旧主人

一战偶不捷,东归计未空。

还携故书剑,去谒旧英雄。

楚雪连吴树,西江正北风。

男儿艺若是,会合值明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人归吴

比说归耕钓,迢迢向海涯。

春寒游子路,村晚主人家。

野岸纷垂柳,深山绿过茶。

重寻旧邻里,菱藕正开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