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有喜

已用计然策,犹烦傅说霖。

绵延三日往,慰藉九重深。

柱础收馀润,摩围散薄阴。

何庸尸祝力,圣主自诚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的《祷雨有喜》,通过“祷雨有喜”这一主题,诗人表达了对上天降雨的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密切联系的理解。

首句“已用计然策,犹烦傅说霖”,借用古代智者计然和傅说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干旱时,通过智慧和祈祷寻求雨水的降临。计然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商业家,而傅说是商朝的名臣,传说他能呼风唤雨。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境结合,寓意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既需要智慧的策略,也需要虔诚的祈求。

接下来的“绵延三日往,慰藉九重深”,描绘了连续三天的降雨,这不仅是对土地的滋润,更是对人心的抚慰。这里的“九重深”借指皇帝所在的深宫,暗含着百姓对君王的期待与敬仰,希望雨水能够带来丰收,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

“柱础收馀润,摩围散薄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带来的变化。雨水不仅滋润了大地,使得柱础(古代建筑中的基础构件)吸收了多余的水分,也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清新,薄阴散去,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最后,“何庸尸祝力,圣主自诚心”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赞美。他认为,雨水的降临并非仅仅因为祭祀或祈祷的力量,而是因为圣明的君主内心充满诚意,这种真诚的愿望能够感动天地,带来福祉。这既是对君主品德的颂扬,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转庵喜雨二首(其一)

通夕闻鸣霤,凌晨起炷熏。

映山高见雨,隔坞远留云。

卢橘明金弹,安榴染绛裙。

楼居堪护足,终羡蝶飞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转庵喜雨二首(其二)

榴绽千重束,葵开一丈红。

为怜花寂寞,却念雨溟濛。

此去须时若,相将喜屡丰。

閒中有忙事,祇得挠邻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再次韵酬转庵(其一)

经梅多过溽,转蕙拟吹薰。

山脚昏酣日,檐牙晓堕云。

病忺添御裌,笔懒习书裙。

那得惊人句,聊将绝世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再次韵酬转庵(其二)

万木稠新绿,孤花委晚红。

山容随隐见,云影度空濛。

农老无嫌问,人言不害丰。

破愁还作喜,结句答邻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