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涧寒泉霜晓,竹岗霁月凉秋。
一炷铜炉柏子,老禅破衲蒙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宁静的山中禅修景象。首句"石涧寒泉霜晓",通过"石涧"和"寒泉",传达出清晨霜降后泉水的冷冽与山涧的寂静,展现了深秋早晨的清新气息。"竹岗霁月凉秋"进一步描绘了竹林岗头雨过天晴后的月夜,"霁月"即雨后明月,"凉秋"则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一炷铜炉柏子"写的是禅僧在这样的环境中燃起一缕香烟,使用的是柏子,这是一种常见的禅修用品,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冥想。"老禅破衲蒙头"则刻画了老僧的形象,他身披破旧的僧袍,头巾蒙面,暗示其生活简朴,专注于内心修行,不问世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虚静谧的禅院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敬仰,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洪咨夔作为南宋文人,他的诗作常常融入禅意,这首诗便是其风格的体现。
不详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饱鹜避弓横渚,惊鳞透网平波。
一段春光摇曳,几双静眼摩挲。
簸弄柳梢春,呼吸花心露。
倦粉娇黄扇底风,尽向眉心度。
唤醒海棠红,约住樱桃素。
上到瑶台最上层,共跨青鸾去。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麹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风月分将秋一半。昨夜月明今夜满。
有人笙鹤御风来,玉绳转。银河淡。
凉入天孙云锦段。笑捻桂枝香婉娩。
十字金书光照眼。看看细札促归来,漏声缓。
珂声远。夜宿玉堂谁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