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即心是佛本无难,挫却丝毫隔万山。
知有毗卢五千卷,谁能分寸费跻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楼钥所作的《答东山一老二偈(其一)》。诗中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禅宗理念:内心的觉悟即为佛性,无需外在的艰难修行或知识积累来达到。"即心是佛本无难"强调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教教义,认为佛性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修行并非遥不可及的困难。"挫却丝毫隔万山"进一步指出,即使是一点点的障碍或疑惑,也可能如同万座山峰般阻挡人们直接领悟佛理。
接下来两句"知有毗卢五千卷,谁能分寸费跻攀"则以藏经之多和攀登的艰辛为喻,暗示虽然佛法浩瀚,但真正的领悟并不依赖于阅读大量的经书,而是要通过内心的体验和实践来逐步实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单纯内在修炼的推崇,强调了修行的实质在于个人内心的觉醒,而非外在的知识累积。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智慧,提倡去除形式主义,追求心灵的直接领悟,具有很高的哲学内涵。
不详
老我平生不愿馀,归来但欲赋闲居。
灌园自足供朝膳,且奉夫人御版舆。
乍观泉石分新种,想为黟山忆旧葩。
病后不妨风韵在,此花之外更无花。
方剪栏干第四花,玉人联袂过吾家。
捻红玉翼皆名品,醉眼相看到日斜。
箫鼓声中醉九旬,落红万点正愁人。
眼明忽见倾城色,更向尊前作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