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蒋子尚

偶随舶趠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

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偶然跟随船只来到淮州,忽然发现这里霜雪凝结仍然停留。
多次指着天空谈论故乡,几次想要在烟波江水中整理归乡的行舟。
深知自己客居异乡,岁月匆匆,幸好有此人在,能驱散旅途中的忧愁。
将来某一天在西窗下修剪银色蜡烛,我们再一起回忆在巴山的梦境之旅。

注释

偶:偶然。
随:跟随。
舶趠:船只快速行驶。
淮州:地名,古代的一个州。
霜凝:霜雪凝结。
屡指:多次指点。
云天:天空。
故国:故乡。
烟水:烟雾笼罩的水面,象征远方。
客子:旅人,客居之人。
残岁:年末,岁末时分。
斯人:此人,指与诗人共处的人。
旅愁: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他日:将来有一天。
西窗:西方的窗户,常用来寄托怀旧之情。
剪银烛:修剪银色蜡烛,寓意温馨的夜晚。
巴山:泛指四川一带的山脉,这里可能代指诗人故乡。
梦中游:在梦中游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和蒋子尚》。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偶然乘船到达淮州时,被眼前霜景所吸引而停留的情景。他与朋友仰望云天,谈论故乡往事,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又在烟波江上想象着归舟之景。诗人自嘲为客居之人,岁月匆匆,感到惊心,但幸有友人在侧,能化解旅途的孤寂和愁绪。最后,诗人想象未来在西窗下,与朋友共剪银烛,回忆起此次巴山之旅,如梦似幻,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22)

曾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 号:云庄
  • 籍贯:南丰(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和韩子文

寄迹惊殊县,论诗得胜流。

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

绝唱终三叠,长谣拟四愁。

同游有陶谢,莫赋仲宣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裘父见赠二首(其二)

乡关重见慰馀年,踉蹡迎门喜欲颠。

先遣好诗陈曲折,更搜馀论尽中边。

尚勤药石论臣佐,莫向杯觞近圣贤。

杜口不言穷达事,知君客疾不难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裘父见赠二首(其一)

平生传业志诗书,常耻朱门衒绮襦。

作意文场旋阁笔,强颜宦路亦分符。

骎骎春意回平野,戛戛篮舆入画图。

但恐相思劳小阮,想从烟际望重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夜饮枕流次日以诗记陈迹

水轩幽会六人同,夜色苍茫蜡炬红。

淅淅好风天似水,纷纷高论气如虹。

罚筹猬起觞无算,醉骨山颓榼屡空。

却坐胡床看月上,对人楼殿有无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