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二)

昔岁在东壁,紫气踰苍山。

金君初筮晋,赵侯亦开藩。

下有莲幕友,上有师帅贤。

浑然和气中,砥柱屹流湍。

使我千里民,赋政两清安。

益知天台高,楚波浩无边。

一朝别流泳,先后俱东辕。

邦民一何孤,天意一何悭。

舟流安底止,郡政将改弦。

嗟我千里民,生意复茫然。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我在东壁,紫气越过青山。
金君初次卜问晋国运势,赵侯也开启了他的封地。
下面有莲幕之友,上面有贤明的师帅。
整体氛围和谐,如砥柱屹立于急流之中。
使我治下的百姓,政策清明,生活安定。
更加明白天台之高,楚江波涛浩渺无垠。
一旦离别,我们都向东而去。
民众多么孤独,天意为何如此吝啬。
船儿漂流何处方能停歇,郡政方针需要改变。
哀叹我千里之民,生活前景又变得迷茫。

注释

昔岁:过去的一年。
紫气:古代认为吉祥的紫色云气。
筮:占卜。
藩:古代诸侯的封地。
莲幕:比喻有才德的人。
师帅:军队或地方官员。
砥柱:比喻坚定的支撑力量。
流湍:急流。
赋政:施行政策。
天台:指高远的理想或地位。
楚波:泛指长江流域的水势。
东辕:向东行驶,比喻前进方向。
孤:孤独,孤立。
悭:吝啬,不慷慨。
改弦:改变策略或方针。
生意:生活生机,前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所作的《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二)》。诗人回忆了金簿在东壁任职时的辉煌,紫气笼罩着苍山,象征着吉祥与显赫。金君和赵侯分别掌管晋地和开疆拓土,上下官员皆贤能。金簿治下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诗人感叹金簿离去后,民众感到孤独,天意似乎吝啬,暗示政局可能有所变动。他祝愿民众能在新的郡守领导下找到方向,但又表达了对民生前景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收录诗词(86)

金履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丈命玉涧僧画金华三洞为图障寿母玉涧有诗约和其韵

金华高哉几千丈,翠壁重峦不可上。

上下飞潜灵液通,朝暮烟云姿万状。

我闻元女蟠金鼎,至今遗粒犹可饷。

又闻仙姑驾银鹿,至今瑶田印层嶂。

金华本是东南奇,未数剑门天下壮。

有时笙箫响青云,犹疑幢节迎仙仗。

自古长生端有术,飘飖群仙尚无恙。

祗今洞天双龙飞,何处华表声清喨。

谁将此山真面目,尽收奇伟归图障。

居然冈阜北堂前,未须屣履勤敖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游三峰

九月天气清,高飙扫虚碧。

山色日嶙峋,山意亦寥阒。

有来二三友,劝我振双屐。

问道始委蛇,陟巘转深密。

荦确碍微径,藤蔓绊行色。冈阜出坡陀,重险更?嵂。

绝壁诧天造,石笋疑人立。

上上复扳援,嵬嵬亦恂慄。

摩藓追旧题,扪萝着新蹠。

佝偻度崎岩,盘薄踞危石。

谁凿丹臼深,碧瓦孰抟埴。

云胡半空中,有此千载迹。

中峰函剑气,幽洞飞灵液。

霏霏人间雨,往往此中出。

阴崖采芝人,东冈并游客。

虚谷远应声,重崦近成隔。

而我独油然,振衣来千尺。

川流一以眺,苍莽浩无息。

长风拂巾袂,太清可嘘吸。

乃知艰险馀,始有高明极。

益知身转高,冥然气超逸。

登天信有基,升仙岂无术。

何当蹑飞烟,高举振长翮。

倒景凌三光,远观天地窄。

形式: 古风

游下灵洞水深叵入书二十八言

久知灵洞锁嵬奇,水石幽深路转崎。

佳境自多平爽处,笑渠索隐厉裳衣。

形式: 七言绝句

释弟

我生半世尚茫茫,西既隔谷东如汤。

众责今方四面至,百为尽要一身当。

仲兄摘实瓜几少,伯氏刈葵根已伤。

康叔周公本相睦,休滋俗见积参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