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壁

平生忧患苦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圜。

天下不知谁竟是,古来惟有醉差贤。

过堂未悟钟将衅,睨柱宁知璧偶全。

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一生忧虑困扰不断,像菱角刺打磨成圆的芡实。
世间无人能识英雄,自古以来只有醉酒之人略显贤明。
经过厅堂未察觉灾祸将至,斜视屋梁怎知璧玉得以保全。
自嘲身为农夫直到终老,仍像受惊的大雁落在空弦之上。

注释

忧患:忧虑和困苦。
萦缠:环绕,缠绕。
菱刺:菱角的硬刺。
芡实:一种水生植物,果实呈圆形。
竟是:究竟是谁。
醉差贤:借酒浇愁的贤者。
过堂:走过厅堂。
衅:灾祸,争端。
睨柱:斜视屋梁。
璧偶全:璧玉得以保全。
没世:终身,直到死亡。
惊雁:受惊的雁。
空弦:没有弹奏的琴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斋壁》,表达了作者一生饱经忧患,内心苦闷,唯有借酒浇愁的感慨。首句“平生忧患苦萦缠”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长期被忧虑和困苦所困扰。第二句“菱刺磨成芡实圜”以菱角的尖锐比喻人生的艰辛,即使经历磨砺,也力求圆润坚韧。

第三句“天下不知谁竟是”,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迷茫和困惑,不知道真正的贤者是谁。第四句“古来惟有醉差贤”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只能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视醉为一种相对的贤能。

第五句“过堂未悟钟将衅”描绘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洞察,即使在日常琐事中也能感受到潜在的冲突。“睨柱宁知璧偶全”则借典故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叹,暗示自己虽有才华,但未必能保全清白。

最后一句“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以农夫自比,表示自己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摆脱困境,如同受惊的雁落在空弦之上,既无力改变现状,又无法找到解脱之道,流露出深深的哀叹和自我解嘲。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在困顿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病

暮年虽病不甚剧,啜药啖粥犹自力。

今年七月风眩作,儿子在前不能识。

杯中药冷呼不醒,全家相顾无人色。

昏昏但思向壁卧,虫臂鼠肝宁暇恤。

医巫技殚欲敛手,天高鬼恶吁莫测。

偶然得活出望外,扶杖下床犹屡踣。

读书心在目力短,袖手坚坐到窗黑。

无功禄食四十年,叹息此责何由塞。

形式: 古风

书耄

我老耄已及,终日惟冥行。

邻里少间阔,便若昧平生。

家人每过前,亦或忘其名。

昏昏等作梦,兀兀如病酲。

不知张睢阳,何以记一城。

愚知各自适,得失未易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书梦

我梦举有司,鸡唱起裹饭。

又梦趁早朝,漏舍坐待旦。

既寤两无有,抚枕徒浩叹。

今虽去为农,饭牛亦夜半。

何曾得放慵,美睡到日旰。

一笑俱置之,浮生固多难。

形式: 古风

书悲二首(其二)

丈夫孰能穷,吐气成虹霓。

酿酒东海乾,累曲南山齐。

平生搴旗手,头白归扶犁。

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嘶。

何当受诏出,函谷封丸泥。

筑城天山北,开府萧关西。

万里扫尘烟,三边无鼓鼙。

此意恐不遂,月明号荒鸡。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