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省安上人

闭门栖古寺,尘路杳无踪。

夜讲香飘月,晨斋磬入松。

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

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我关闭门户居住在古老的寺庙中,世俗的道路再也见不到我的踪影。
夜晚的经堂里香烟缭绕,月光洒下,清晨的斋戒钟声穿透松林。
石制屏风上泉水的气息清凉,山路上苔藓的痕迹显得格外浓厚。
我自己述说,自从秋天以来,常常在梦中游历远方的山峰。

注释

栖:居住。
杳无踪:完全不见踪迹。
夜讲:夜晚的讲经活动。
晨斋:清晨的斋戒。
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石屏:石制屏风。
山屐:山间穿的木屐。
梦远峰:梦中见到远方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赠予省安上人的作品,通过对古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侣清修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闭门栖古寺”描绘了省安上人在深山古寺中闭门修行的场景,远离尘世喧嚣。次句“尘路杳无踪”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清净。

“夜讲香飘月”写夜晚讲经时,香烟缭绕,与月光相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早晨的“晨斋磬入松”则描绘了僧人清晨斋戒时,木鱼声穿透松林,显得格外悠扬。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禅修的仪式感。

“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两句,通过触觉和视觉,描绘了山寺环境的清冷与静谧,泉水冷冽,苔藓斑驳,显示出古寺的自然风貌和岁月痕迹。

最后,“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表达了诗人对省安上人秋日禅思的赞赏,以及自己常常在梦中追寻那远方的山峰,暗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寺生活的宁静与深远,流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敬仰和自我内心的反思。

收录诗词(120)

赵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潜溪李明府

县幽多水石,栽竹亦成畦。

听雨公田近,开窗月岳齐。

宿禽无别语,病马立閒蹄。

夜坐闻清唱,何人钓月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经台

胜事如飞去不还,无人更立白云间。

西风落尽贝多叶,明月自来天竺山。

岩桂影寒泉暗滴,玉炉香减藓空斑。

孤猿亦有斜阳恨,莫道三声是等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梁鼎殿丞十二韵

忆昔初投刺,秋风八咏边。

偶参知好日,一见自多年。

吏散公堂雨,帘垂馆树烟。

共吟曾试茗,同坐或闻蝉。

渡水寻支遁,登山学地仙。

献酬多奥妙,谈笑屡迁延。

夜月侵诗卷,寒灯落酒船。

醉容韦带去,卧许石床连。

池馆今何远,汀洲思倍牵。

庾楼知有约,颜巷奈多缘。

病眼随蓬断,愁心逐旆悬。

高台聊一望,芳草夕阳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寄霅川刁殿丞十二韵

柳浑曾吟郡,中间遇牧之。

留连皆往日,寂寞偶多时。

物象应无改,轩车自有期。

忆山辞阙早,采药上官迟。

泽国閒堪赏,公堂静好窥。

扫苔红叶过,临水白蘋移。

树石秋供画,汀洲晓入诗。

讴谣渔父得,孤洁鹭鸶知。

笛外风含酒,楼中月照棋。

野田耕带雨,寒井汲和澌。

城郭烟霞近,人家橘柚垂。

会须寻此景,况与二公宜。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