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朝谱牒自流传,陵谷那知有变迁。
昼锦英灵俨千古,多应能喜后人贤。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所作,题为《台州韩诚之入京赴调教授松江及归取道彰德展省宋丞相魏公之墓绝句三首送之(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前朝勋贵韩诚之的敬仰以及对其后代子孙的期许。诗人提到韩氏家族的谱牒代代相传,暗示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他想象韩诚之如日中天般显赫,其精神千古不朽,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
"前朝谱牒自流传"描绘了家族历史的延续,"陵谷那知有变迁"则暗示世事沧桑,人事更迭,但韩家的荣耀依然清晰可见。"昼锦英灵俨千古"运用了"昼锦"的典故,形容韩诚之功业辉煌如同白天穿着华丽的锦衣,形象生动。最后,诗人寄语韩诚之如果在天有灵,定会为后世有才德的人而欣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后人的期望,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历史传承与人才辈出的感慨。
不详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金窠大印押班联,剑履缤纷落九天。
餐尽万羊成馁鬼,楸梧何处认曾玄。
福也事人甚不切,学诗习字欲自别。
不似南邻守舍儿,轻裘肥马通关节。
衡岭云开去路长,名山芝术气芬芳。
多因采得逢仙子,乞与延年第一方。
南薰微度曲陂前,鸭绿粼粼出自然。
眼底文章人不识,却教容易入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