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一)

二月看看已破,三春嘿嘿微迁。

不知宜叹宜惜,只合自歌自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二月看看已破”,以“破”字形象地展现了二月即将结束,春天的脚步正在逼近尾声的景象。接着,“三春嘿嘿微迁”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的离去比作悄悄地、默默无闻地迁移,赋予了季节更替一种温柔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不知宜叹宜惜”,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不知道是应该感叹时光易逝,还是惋惜美好事物的消逝。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

最后,“只合自歌自怜”则表达了诗人选择自我安慰和欣赏的态度。在面对自然界的变迁时,他选择了通过歌唱和自我怜悯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不仅是对春天的告别,也是对生命中所有美好瞬间的一种珍视与回顾。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含蓄,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敏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二)

偶逐溪群钓友,相从水际寻春。

轻身燕子随客,偷眼蜻蜓避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三)

竹外青山泻影,樽前碧渚流清。

无多烟景相接,一样风光共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四)

春来海外天外,人在山间水间。

此日馀芳暂假,明年一倍相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五)

红白诸花亦有,苍茫一水全虚。

将携春色归尔,或恐山光妒予。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