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其二)

屼屼包山倚具区,灵威曾得入旬馀。

当年谋国臣何拙,不取黄金取禹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诗人何绛以“屼屼包山倚具区”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太湖畔山峦起伏、与湖水相依的自然美景。“灵威曾得入旬馀”,则暗示着太湖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古代先贤的智慧与灵性。

接下来,“当年谋国臣何拙,不取黄金取禹书”两句,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治国理政之道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相比于追求物质财富(黄金),更应重视汲取古代圣贤的智慧(禹书),即治国理政的根本在于遵循历史经验和道德伦理,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繁荣和物质积累。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推崇,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理想治国理念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虎泉计偕

老去但依良友乐,如君万里计偕何。

文章况是惊人句,此别应知岁月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送叶文弟北上(其一)

一杯薄酒送劳亭,百粤梅先万国馨。

倘过金陵城下去,六朝松老尚青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送叶文弟北上(其二)

黄金嫩柳玉河飞,姓字初传满帝畿。

十二街中春雪霁,马蹄徐出杏花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寄张超然(其一)

白鹤峰头昔别君,音书十载两无闻。

知交秋仲来南海,一道君名颊尽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