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疆守卫者的艰苦生活与忠诚精神。开篇“草枯马不肥,风烈衣尽破”两句,以自然环境的严酷衬托出战士生活的艰辛,枯萎的草地和瘦弱的战马,以及被风吹裂的衣物,都暗示了战场环境的恶劣。接着,“建牙帐外立,枕鞍雪中卧”则展现了战士们在极端条件下的坚守与牺牲,他们不仅要在野外搭建帐篷,还要在寒冷的雪地里休息,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他们的坚韧与毅力。
“仓皇火伴惊,校尉点兵过”两句,则通过紧张的情节描绘了军营中的日常管理与紧急情况的应对。士兵们的突然惊动和校尉的频繁点兵,既表现了军纪的严格,也暗示了战争的随时可能爆发,以及战士们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守卫者生活细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他们面对艰苦环境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威胁时的坚韧与忠诚,是明代边防文学中的一篇佳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边疆安全的重视以及对戍边将士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