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乐秋辞(其五)

山僧在山便山处,絺衣粗疏杖手拄,云心无著鹤貌古。

偶尔相过啜新茗,指看月倒秋潭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僧侣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和谐之美。

首句“山僧在山便山处”,开篇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所在环境,山僧与山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絺衣粗疏杖手拄”描绘了山僧朴素的生活状态,穿着简朴的絺衣,手持拐杖,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中修行者的日常。

“云心无著鹤貌古”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僧的心境比作飘浮不定的白云,表现了他的心灵自由、超脱世俗;同时,以鹤貌形容山僧的外貌,暗示其高洁脱俗的气质。

“偶尔相过啜新茗”描述了山僧偶尔与他人相遇,共享一杯新茶的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简单而纯粹的交往,以及对生活的享受。

“指看月倒秋潭影”则以月影倒映在秋水中的景象为喻,象征着山僧内心的平静与澄澈,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僧侣自在、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幅充满禅意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乐秋辞(其六)

奚肩壶卢客戴笠,蹇驴轻快风习习,云卷波流迹谁蹑。

青溪蒙茸石崭岩,北山之北南山南。

形式: 古风

十二乐秋辞(其七)

风廊稚女工拥彗,阿母桑户勤补缀,淫心舍力知相戒。

一灯入夜话秋雨,灯底阴虫亦尔汝。

形式: 古风

十二乐秋辞(其八)

日来竭蹶官粮完,里胥不到鸡豚安,大男小女同欢言。

西邻饷黍东馈瓜,迭为宾主如一家。

形式: 古风

十二乐秋辞(其九)

溪南偶逢桑苧翁,白堕酌予尊且空,盘礴白石荫长松。

卢胡一笑人不会,岂必齐谐裁志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