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离京邑留别诸同志四首(其三)

驰车太行坂,北首入楚泽。

迷途不早悟,困顿安所适。

爵服载忧患,趋者何充斥。

流俗日向靡,胡为重濡迹。

京尘复何长,不见所缁白。

凡骀御文舆,赤骥且辟易。

谁能违众好,共整东山屐。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初离京邑留别诸同志四首(其三)》,通过描绘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首句“驰车太行坂,北首入楚泽”,以奔马疾驰的形象开篇,象征着诗人即将离开繁华的京城,踏入未知的旅途。太行坂的险峻与楚泽的广阔,既预示了前方道路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

接着,“迷途不早悟,困顿安所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他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选择可能带给他困境,而未来之路又难以预测。

“爵服载忧患,趋者何充斥”则揭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往往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这里既有对同僚们的同情,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流俗日向靡,胡为重濡迹”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指出世风日下,人们的行为越来越偏离正轨,诗人自问为何还要重蹈覆辙。

“京尘复何长,不见所缁白”表达了对京城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纯净心灵的渴望。在繁华与污浊并存的京城,诗人似乎找不到一片净土。

最后,“凡骀御文舆,赤骥且辟易”运用对比手法,将普通人的生活与杰出之士形成鲜明对照,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即使是高贵如赤骥,在面对世俗的诱惑时也会退避三舍。

“谁能违众好,共整东山屐”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在众多追求世俗之好的人中,他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踏上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道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初离京邑留别诸同志四首(其四)

长歌逾蓟门,凝眸眺崇京。

陵阙何崔嵬,马行令心怦。

虽云返乡域,不获偕良朋。

劳鹘无劲翮,断鸿有离声。

幽期莫可并,沉虑独拊膺。

形式: 古风

见蜚雁

凉风动沙碛,朔雁至纷纷。

为避阴山雪,翻冲楚泽云。

嗷嗷清作籁,总总字成文。

意适稻梁得,心惊弋弹闻。

时县出塞梦,肯妒下鞲勋。

远愧青田鹤,高飞绝世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谒留侯祠

吾慕张子房,乃是紫霞客。

志士有苦心,麟趾暂驱策。

功隳博浪沙,折节下黄石。

谈笑用汉祖,毕志任所适。

神山逝朱凤,鸷鸟空累百。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大雪行三茆山中

解束悟服食,营虑结山水。

比闻三峰秀,赍欢一来此。

同云布坤维,六花漫不止。

升危滞遐踪,寓目杀高志。

真源不可往,罔蜮兼泥滓。

居凡殊所厌,还丹亦难恃。

太虚本宅无,彭殇同已矣。

安得庄生达,相与析玄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