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
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诗中的“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眼光、不愿被外貌所束缚的情感。这里,“色”指的是容颜或外貌,“见”则是观察和认识的意思。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他人能够透过外表看到他的真实内心,而不是仅凭相貌判断其为人。
接下来的“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则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士人在静谧环境中研读书籍、修身养性的场景。“林公”可能是对一位隐居林间的贤者或诗人的尊称,“少须发”表明其年纪尚轻;“澄观”则指的是心性清澈,如同澄净的水面,而“欠冠巾”意味着他在学习中忘记了佩戴头巾,这不仅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在修养的心境。
整体来看,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心灵交流和深层次自我认识的追求,以及对内在修养和学问探究的重视。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出塞男儿勇,还乡女子身。
尚能吞北虏,断不慕西邻。
两国争衡际,诸君袖手观。
群然著珠履,谁肯捧铜盘。
宿有骖鸾约,飘然溯碧霄。
不为君主鬯,却伴女吹箫。
惜李常钻核,商财自执筹。
如何嵇阮辈,放入竹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