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泽闻彭蠡,为舟泛碧湾。
天低疑拂树,波远似侵山。
极浦多摧楫,中流有宿菅。
澄清十年思,川上动秋颜。
这首诗描绘了泛舟东湖的壮丽景象与诗人深邃的情感。首先,“大泽闻彭蠡,为舟泛碧湾”两句,以开阔的视野和流动的动态,展现了诗人乘舟于碧绿湖面的场景,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泽之中,彭蠡湖的辽阔与碧湾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
“天低疑拂树,波远似侵山”则进一步渲染了湖面的辽阔与波澜的深远,天际似乎低垂至湖边的树木,波浪仿佛要触及远处的山峦,这种夸张的描绘,既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浩渺思绪。
“极浦多摧楫,中流有宿菅”两句,通过具体的航行细节,如在遥远的水边经常需要调整船桨,以及在湖心可能遇到的障碍物,展现了航行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不易。
最后,“澄清十年思,川上动秋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十年的时光仿佛在清澈的湖面上静静流淌,而面对这动人的秋色,诗人的面容也似乎被自然之美所触动,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东湖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哀节来何促,慈颜去不归。
笋舆难奉驭,竹泪自沾衣。
寒水闻悲壑,疏林见远晖。
不能五鼎养,空驾驷车飞。
紫塞分寒影,清江入暮深。
遥怜失群翼,还似独游情。
匝月疑衰苇,迷烟滞古城。
南归书帛杳,为向故园鸣。
出郭寻芳侣,高林绝世氛。
何知望双翼,无异隔重云。
听鹤疑笙转,搴兰感袂分。
托躬自有别,不敢怨离群。
绣斧向边城,萧萧骢马鸣。
黄花经绝塞,独石树前旌。
乘月旄头暗,惊霜鹑尾轻。
何忧李广辈,塞外不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