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懒作青门客,来寻隐吏居。
上堂谁解榻,窥户却还车。
似怕临池驿,空翻插架书。
生涯知有地,共学灌园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未遇,却意外获得诗作相赠的情景。诗人以“懒作青门客,来寻隐吏居”开篇,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上堂谁解榻,窥户却还车”两句,生动描绘了访友未遇的场景,访者在友人住处徘徊,却只能无奈离去。随后,“似怕临池驿,空翻插架书”则进一步展现了访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在暗示友人可能因某种原因未能接待,访者内心既感遗憾又略带理解。
最后,“生涯知有地,共学灌园蔬”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友人的生活方式产生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者与友人之间虽未直接交流,但通过诗作传递的情感联系,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共同向往。
不详
上楼初照席,条华渐分明。
佳节三秋半,前期一雨晴。
冷光天外散,高会世间清。
坐久疑轻举,微风习习生。
秋深仍雨过,望月宴高城。
列岫呈中夜,微云避太清。
星沉天若扫,林迥野无声。
故友知强健,应同醉五更。
亭幽宜更酌,树近合频行。
蒲剑椮椮长,荷钱叠叠生。
隔林千岫踊,带郭一川横。
共选寻山屐,无心更濯缨。
佳节无佳句,留连小县城。
客来炉火著,人静佛灯明。
把酒随时俗,高吟属弟兄。
令人惊岁月,屈指是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