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僧简经说难

少乏经世姿,长逢行路迫。

何为百岁间,坐使千虑积。

薄从沙门游,聊与同所适。

风远水木华,云兴梵钟夕。

委叩爱良托,空情谢深译。

曾是投石心,对尔翻经席。

乃协支许怀,焉贵轩冕客。

初服傥有期,永愿庶可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从僧简经说难》由明代诗人皇甫濂所作,通过诗中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

首句“少乏经世姿,长逢行路迫”,诗人自谦年轻时缺乏处理世事的能力,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断遭遇各种压力和挑战。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接着,“何为百岁间,坐使千虑积”一句,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却因种种思虑而积累了许多烦恼。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复杂性的洞察。

“薄从沙门游,聊与同所适”表明诗人虽不完全认同佛教,但愿意与僧侣一同探索生活的意义。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开放的心态和对不同思想的包容性。

“风远水木华,云兴梵钟夕”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远处的风声、树木的华美、傍晚时分云层的升腾与寺庙中的梵钟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寻求平静与解脱的象征。

“委叩爱良托,空情谢深译”表达了诗人将情感寄托于佛法,试图通过佛教的教义来解答内心的疑惑与困惑。同时,诗人也对深入解读佛法持保留态度,可能认为直接体验与感受更为重要。

“曾是投石心,对尔翻经席”暗示了诗人曾经有过尝试改变或影响他人的想法,但最终选择了倾听和理解。这反映了诗人从自我中心转向对他者理解和尊重的过程。

“乃协支许怀,焉贵轩冕客”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权势与地位(轩冕客),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支许怀)。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初服傥有期,永愿庶可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抱有希望,期待能够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不仅是对个人愿望的表达,也蕴含着对人生终极目标的探索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与僧侣的互动,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内心的平静、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角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佛教文化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8)

皇甫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里溪别墅(其一)

知足始远辱,至人贵自全。

不羡公与侯,所志受一廛。

吾家有旧业,乃在城东偏。

一丘藏一壑,宛转依晴川。

生涯故不常,中道成弃捐。

弃捐从此去,一去二十年。

非无五亩宅,在邑多纠缠。

幸兹协初心,归我汶阳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七里溪别墅(其二)

我田无远近,处处缘澄溪。

朝发巨洋浒,暮泊野水栖。

野航流北陆,香稻来东齐。

岂伊贵异谷,美利贻烝黎。

名山近村落,迨暇恒攀跻。

仰瞻霄汉遥,俯眺浮云低。

翩翩比翼鸟,乃在太行西。

终岁不合并,激昂飞且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东郭次甫

送子游东岳,五月渡长淮。

谁言独往人,中道临常乖。

乘流岂不返,何以安予怀。

一诺重平生,三年今始谐。

心期在山水,所贵敦朋侪。

秋日动遐思,良夜閒高斋。

萤火照裳衣,蟋蟀鸣庭阶。

何时披素襟,一笑遗形骸。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吴郎坐见人饷衣香戏赠

湘君搴薜荔,魏帝采蘼芜。

盘龙连理带,翠凤合欢襦。

不能机上织,学作府中趋。

定知香十里,终然倾五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